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弱人工智能下多元主体侵害著作权行为的刑法应对——以正犯归责与共犯归责为中心的规制范式
弱人工智能下多元主体侵害著作权行为的刑法应对——以正犯归责与共犯归责为中心的规制范式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以"写作软件"为形式的人工智能可直接生成"作品",甚至借鉴与抄袭他人作品,实施侵害著作权的行为.如果人工智能自动侵犯著作权,将面临应由机器还是应由人来承担责任的认定困境,以及人工智能设计者、所有者、使用者的多元主体责任分配困境.现阶段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弱人工智能虽可自动写作,但仍未解构传统刑法犯罪主体的基本构造理论.因此,"人"仍应作为人工智能侵害著作权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人工智能设计者、所有者、使用者的责任链条,可通过刑事责任分配理论,即正犯归责和共犯归责的方式进行合理分配.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丁丽柏、金华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弱人工智能
著作权
主体多元
正犯归责
共犯归责
出版年:
2024
人民检察
检察日报社
人民检察
CSTPCD
CHSSCD
影响因子:
0.415
ISSN:
1004-4043
年,卷(期):
202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