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的泽泻汤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和活性成分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的泽泻汤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和活性成分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泽泻汤治疗痛风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TCMSP数据库网站获取泽泻汤活性成分并使用pharmmapper网站预测其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痛风相关靶基因,并通过venn图制作网站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将"泽泻汤-痛风"共作靶点输入STRING网站获得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信息,利用Cytoscape 3.7.1 软件作图将其可视化.将"泽泻汤-痛风"共作靶点导入webgestalt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4.2.6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 泽泻汤活性成分共 16个,对应708个作用靶点,与痛风靶点取交集共得到17 个靶标.PPI分析共得到 7 个度(degree)值≥2 的靶点蛋白,分别是APP、F2、IDH2、ADSL、PPARa、ANXA1、FGA.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标蛋白分布广泛、参与生物学过程多样,17个靶标共涉及68条通路,包括磷酸戊糖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AM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泽泻汤中的活性物质 alisol B、alisol C monoacetate、alisol,b,23-acetate、alisol C与对应的靶点APP、F2、IDH2、ADSL、PPARa、FGA的结合能均小于靶点的自身配体.结论 泽泻汤治疗痛风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的治疗优势,其中部分预测结果还有待我们后续的实验进行验证,以期为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

钱旭武、罗益远、姜雨辰、蒋婴

展开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宁波 315503

宁波市中医院,宁波 315010

痛风 泽泻汤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分子对接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项目

2017A6101952018A610434202003N42082016ZB117ZPCSR2015017

2024

人参研究
吉林省人参研究院

人参研究

影响因子:0.34
ISSN:1671-1521
年,卷(期):2024.(2)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