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人参-茯苓"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人参-茯苓"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健脾益气药对"人参-茯苓"干预 2 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得人参-茯苓药对的活性成分,借助TCMSP及BATMA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靶点,通过OMIM、CTD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 2 型糖尿病相关疾病靶点,获取人参-茯苓药对防治 2 型糖尿病的疗效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再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并进行网络基因的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生物过程网络.利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的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人参-茯苓药对 211 个活性成分、1047 个药物靶点以及7690 个疾病靶点,其中药物-疾病共同靶点 415 个.通过PPI网络拓扑分析,可知人参-茯苓药对调控 2 型糖尿病,主要通过TP53、JUN、SRC、RXRA、AKT1 等靶点发挥作用.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生物过程,如对细胞外刺激的响应、对营养水平的响应、对药物的响应、对脂多糖的响应等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参与调节通路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 "人参-茯苓"药对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其对 2 型糖尿病的干预作用,为后续深入研究该药对防治 2 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韩雪莹、张旭、张晓桐、窦德强

展开 >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人参-茯苓 2型糖尿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博士科研启动课题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

818037262021-BS-183LJKQZ20222385zyzx2109

2024

人参研究
吉林省人参研究院

人参研究

影响因子:0.34
ISSN:1671-1521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