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重新梳理了故、利、凿三字的训诂,并指出以故旧言性、以利益为本、反对穿凿三者共同体现出道家思想的特征."所恶于智者"是转述天下人的立场,孟子则予以辩护,是否用智才是双方最大的分歧.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孟子》中关于性、智的其他文本,着重考察了性、故、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双方的立场概括为"反智全性"和"求故成性".天下人认为用智必然流于穿凿,会破坏人的本然状态,所以他们反对智谋,拘守故旧,以期保全人性.孟子则认为故虽然体现了性,但不等同于性,智的作用不可或缺,"知而弗去"即通过求故认识仁义之性为人固有,并且通过主动的存养、推扩,才能使这一本性得到充分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