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唐代文人拟竹枝词与风土诗歌传统

唐代文人拟竹枝词与风土诗歌传统

扫码查看
唐代文人拟民歌填竹枝词,为后世模仿从而形成"竹枝体"。唐人眼中"竹枝词"虽名为"词",核心特征却不在体式韵律,而在内容上的叙写风土与格调上的俚俗。唐代众多民歌中,唯竹枝词完成了从曲调到文体的变迁。究其原因,它的兴起既出于内容题材的特殊性,又离不开文人拟作使其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与经典作家的垂范效应。在风土书写传统的视阈下,竹枝词契合了中晚唐以来采诗理想复兴、南贬文人增多的社会背景与好奇、尚俗的创作风气,适于文人心态而被大量创作。这些唐代文人拟作的竹枝词不仅是后世竹枝体的滥觞,更书写着地方风俗,成为中国风土诗歌演进的重要一环。

王佳琪

展开 >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唐代 文人拟作 竹枝词 刘禹锡 风土诗歌

2024

人文杂志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人文杂志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91
ISSN:0447-662X
年,卷(期):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