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动机说是儒家的一个核心议题。朱子从形而上之性、理出发,认为人的"真知"使得道德情感和动机的产生成为可能。朱子的这一推理在构造知与情的逻辑关系以及心的形上形下结构方面还需要加以充分的阐释。早期儒家荀子则主张通过礼义制度引发的道德认知来化导人的情感从而产生道德动机的起点,同时以"虚壹而静"的方式确保具体的道德认知能够上达形而上的本体。在这一方面,荀子的"虚壹而静"思想所蕴含的心的二元一统结构为贯通朱子认知哲学的形上形下结构、实现形而上天理之"体"与形而下情感之"用"的均衡一致奠定了儒家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