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昼夜节律(BPCR)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CHD患者(CHD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受试者HRV参数;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CHD患者分为非杓型组和杓型组,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BPCR参数以及HRV参数.结果:CHD组受试者HRV中的全部窦性R-R间期平方根(RMSSD)、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两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数(PNN50)、每间隔5min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P)水平高于杓型组,SDNN和SDANN水平低于杓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白昼平均动脉压(dMAP)、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及nMAP均与SDNN呈负相关,即随着血压的升高,HRV降低.结论:CHD患者HRV及BPCR均显著变化,且HRV与BPCR密切相关;夜间血压升高,会导致HRV下降,加重自主神经损伤,可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监测并予以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