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背景下蓝碳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路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双碳背景下蓝碳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路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扫码查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巨大.为了摸清家底,更好地核算海洋碳汇量与经济价值,优化海洋碳汇经济结构,推动区域共同富裕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遥感数据、实地调查等方法,采用《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及其送审稿中的核算公式,对 2021年温州市海洋碳汇量和海洋碳汇经济进行了核算.温州市 2021年海洋碳汇量为1.23TgC,其中红树林碳汇量为1.67406×109gC,盐沼碳汇量为 2.73747×109gC,海草床碳汇量记录为 0,浮游植物碳汇量为1.11030×1012gC,大型海藻碳汇量为 7.55301×109gC,贝类碳汇量为1.04775×1011gC;海洋碳汇经济总价值为 384 590.34 万元,其中产品价值137 107.79 万元,储碳价值 19 278.69万元,释氧价值185 527.92 万元,净化价值 42 675.91万元.温州市海洋碳汇储量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温州市海洋碳汇分布不均,存在发展风险.温州市需从固碳、增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技术研发、生态补偿等方面构建助力共同富裕发展路径.

刘炜、李映强、刘金林、何培民

展开 >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生态环境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6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 201306

海洋碳汇 海洋碳汇经济 共同富裕 温州市

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2wsk323

2024

生产力研究
中国生产力学会 山西省生产力学会

生产力研究

CHSSCD
影响因子:0.492
ISSN:1004-2768
年,卷(期):2024.(4)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