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我国薯类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方法]运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对2006-2015年我国薯类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年间青海、贵州、重庆和浙江的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上海、天津、吉林和西藏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贵州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较为突出.[结论]耕地灌溉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与薯类作物生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变化、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与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变化之间为正相关关系.
Comparative Advantage Change of Tuber Crop Production From 2006 to 2015 in China

韩会庆、黄娅、俞洪燕

展开 >

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阳 550003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 550018

薯类作物 比较优势 空间格局 中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41563007黔科合J字[2014]2048号

2017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7
ISSN:1000-2650
年,卷(期):2017.35(1)
  • 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