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1-2019年16个城市间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负二项回归等方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网络的整体特征、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特征、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间的协同创新联系日益紧密,创新网络的整体集聚能力逐渐增强,城市间的创新能力差距逐步缩小,信息传递效率越来越高;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间协同创新更多地表现为直接合作,间接合作逐渐减少;创新网络结构满足核心-边缘特征,而且核心区成员数量不断增加;创新网络的节点城市分为不同层级,并形成了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空间布局;城市间协同创新联系主要受地理临近、技术临近、关系临近及区域发展差距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潘春苗、翟文

展开 >

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15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008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协同创新 网络结构演化 影响因素

2024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129
ISSN:
年,卷(期):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