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儒家经典中的信用伦理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实际意义
儒家经典中的信用伦理对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实际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从个体来讲,诚信是立人之本,也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从修生的角度来讲,诚信有如朝阳,照亮自己前程还能带给周围人温暖.现在的中学生诚信与失信问题并存,这些问题预示着我们将面临诚信缺失的社会信用危机,任其滋生蔓延,必将损害社会的发展.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鲍倩
展开 >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00
关键词:
儒家经典
中学生
诚信教育
出版年:
2017
收藏与投资
收藏与投资
ISSN:
年,卷(期):
2017.
(8)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