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布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 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8例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滞血瘀组(41例)、风寒湿痹组(37例)、湿热痹阻组(21例)、肝肾亏虚组(29例),比较各组基线资料、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布差异.结果:4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LDH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组年龄、病程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湿热痹阻组病程高于气滞血瘀组及风寒湿痹组(P<0.05).4组CT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肝肾亏虚组髓核萎缩或瘢痕化、许莫氏结节、小关节退变、侧隐窝狭窄、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检出率更高(P<0.05).4组腰臀部压敏点在小关节区、髂腰韧带、臀中肌、梨状肌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气滞血瘀组压敏点在小关节区分布最多(P<0.05),风寒湿痹组在梨状肌分布最多(P<0.05),湿热痹阻组在臀中肌分布最多(P<0.05),肝肾亏虚组在髂腰韧带分布最多(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LDH患者CT表现及腰臀部压敏点分布不同,CT检查与压敏点测试可为LDH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