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内关、太冲穴位埋线对自发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肌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
内关、太冲穴位埋线对自发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肌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内关、太冲穴位埋线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前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6只3周龄SH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埋线组与模型组(n=8),另取8只同龄的京都种Wist-ar(WKY)大鼠为对照组;埋线组大鼠定位内关、太冲穴位并进行穴位埋线干预,模型组及对照组仅予以抓取固定,实验周期为2周.在干预前1小时及干预2、7、14天后,测定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并于末次检测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ATP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T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及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测定左室前壁心肌组织AMPK、p-AMPK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7和14天后,埋线组大鼠的DBP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7和14天后,埋线组大鼠SBP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ATP低于对照组,埋线组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的AMPK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不同,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埋线组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蛋白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p-AMPK/AMPK表达比低于对照组,埋线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在自发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中,内关、太冲穴位埋线可调节AMPK信号通路介导的心肌能量代谢,从而改善高血压状态,这对预防心肌高压状态下的损伤可能有帮助.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黄国华、李湘海、陈小青
展开 >
作者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贵州贵阳 550025
关键词:
内关穴
太冲穴
穴位埋线
高血压前期
心肌能量代谢
AMPK信号通路
出版年:
2024
四川中医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针灸学会,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中医
CSTPCD
影响因子:
0.522
ISSN:
1000-3649
年,卷(期):
2024.
4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