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积淀,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因其"活态"形式而尤其需要民族与国家的刻意而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刻意而为,否则,便会黯然失色,甚至于永久性失传.因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保护非遗的国际行动已经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又是多民族大国,在源远流长的生发史中创造了灿烂曼妙、色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对履行非遗保护开发的历史重任分外重视,积极履行,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础上,为保护与开发非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非遗保护与开发尤其需要通过教学形式来进行,而其教学形式中的艺术教学形式更显首当其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非遗融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具有实践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颖
展开 >
作者单位: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融入艺术教学
教学模式
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
项目编号:
GH180790
出版年:
2020
速读(中旬)
速读(中旬)
ISSN:
年,卷(期):
2020.
(7)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