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跨省经济区协调发展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跨省经济区协调发展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扫码查看
跨省经济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更多困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眼提高整个区域以及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本文运用Malquist-DEA模型测度2001~2015年淮海经济区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划分其水平类型和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走势基本一致,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核心区降低幅度较小,辐射区降低幅度较大.中心城市的发展趋势表现出单调递增曲线特征.城市数量由少到多依次为发达型、中等型、落后型.每种类型都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的过程,核心区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度不够.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具有正向影响;就业结构对中心城市具有负向影响;人口素质影响在统计学上不显著;交通优势、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影响.

王天驰、卢虹莹、陈吕斌、孟丽

展开 >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江苏高校国际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0

区域协调发展 Malquist-DEA 经验模态分解 聚类分析 Tobit回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江苏高校国际能源政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71403269713032342014KJBMDZM16

2018

时代金融(中旬)
《时代金融》杂志社

时代金融(中旬)

影响因子:0.213
ISSN:1672-8661
年,卷(期):2018.(3)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