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土地复垦模式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不同土地复垦模式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Reclamation Modes on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in Soil

扫码查看
本文以陕西太原矿区为研究区,连续3年分析了弃耕地不同复垦模式(弃耕地、单作、间作和轮作)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1)土壤pH变化范围在6.12+8.52之间,其大小依次表现为弃耕地>单作>间作>轮作,不同复垦模式下的pH值差异均显著(P<0.05);土壤EC变化范围在67.02~92.56 μm·cm-1之间,其大小依次表现为弃耕地<单作<间作<轮作,不同复垦模式下EC差异均显著(P<0.05);(2)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有效氮、有效钾、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大小基本表现为轮作>单作>间作>弃耕地,不同垦模式下土壤全磷差异不显著(P>0.05);(3)土壤交换性Ca、交换性K、交换性Mg、交换性Na、ECEC和交换性酸大小基本表现为轮作>单作>间作>弃耕地;土壤交换性Ca/Mg、交换性K/Na、交换性Ca/ECEC和交换性K/ECEC大小基本表现为轮作>单作>间作>弃耕地,不同复垦模式下交换性Mg/ECEC和交换性Mg/ECEC差异均不显著(P>0.05);(4)土壤有机碳(SOC)和pH能够用线性关系表达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或ECEC,并且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表明土壤有机碳(SOC)和pH是影响土壤交换性Ca、Mg、K和ECEC的主导因子,其中轮作的相关系数R2最大;(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pH与土壤交换性Ca、Mg、K和ECEC的相关系数较高,对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最大.

高芳、李洪昌

展开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

土地复垦模式 阳离子交换 影响因素

2017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2020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0-2324
年,卷(期):2020.51(1)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