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冻融交替作用对黄土高原三种典型土壤可蚀性影响

冻融交替作用对黄土高原三种典型土壤可蚀性影响

扫码查看
为研究冻融交替作用对黄土高原北部土壤可蚀性的影响,选取黄土高原北部季节性冻融区的三种典型土壤(灌淤土、黄绵土和风沙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室内冻融模拟试验,利用基于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的EPIC模型与Dg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系统分析冻融交替作用对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可蚀性K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冻融交替作用使三种供试土壤粘粒含量显著减少(P<0.05),土壤质地粗化;(2)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冻融交替次数的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3)相同冻融条件下,利用EPIC模型与Dg模型估算出的土壤可蚀性K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利用EPIC模型估算时,土壤可蚀性K值大小表现为风沙土>灌淤土>黄绵土,利用Dg模型的估算结果与之相反.
Influence of Freeze-Thaw Alternation on the Erosibility of Three Typical Soils in the Loess Plateau

张泽宇、马波、李占斌、曾建辉、孙宝洋、赵玉泉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展开 >

冻融交替 高原土壤 可蚀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41771311CKSF2019179/TBCKSF2019292/SHS202010712569

2021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0-2324
年,卷(期):2021.52(5)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