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新文学的专门化——三十年代前期废名的诗学转折
新文学的专门化——三十年代前期废名的诗学转折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无论就其对早期新文学的介入深度,或就其三十年代京派特征的典范性而言,废名都可以视为观察两个十年间新文学差异的典型案例.作为"冯文炳先生",他的新文学始终保持着"文学革命"式的、与"思想革命"或"伦理革命"的胶着;而作为"废名先生",他的新文学则响应着三十年代新文学整体的专门化倾向.三十年代前期是这一转变发生的时期,考察这一时期前后废名诗学的变化,有助于把握新文学观念的历史嬗变,从而将之再度历史化、问题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付丹宁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现代文学馆
关键词:
废名
三十年代
京派
新文学
专门化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项目编号:
21WXC007
出版年:
202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617
ISSN:
1004-9142
年,卷(期):
2024.
(2)
参考文献量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