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秦岭中山区山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宁陕县长安河流域为例

秦岭中山区山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宁陕县长安河流域为例

扫码查看
应用RS和GIS的方法,通过对1994年、1999年、2003年三期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结合野外考察,翻阅相关资料,对长安河流域近10 a来景观格局进行分析.以期得到秦岭中山区长安河流域近10 a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近10 a间研究区景观斑块面积和斑块的数茸发生明显变化,天然次生有林地、人为影响次生林地、荒草地三种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大幅度增加;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破碎度指数增大、景观分维数增加,景观异质性增强;研究区各景观面积动态度变化显著,主要景观类型面积呈现"两增三减"的变化规律.自然环境的制约作用、人为活动干扰作用、政策导向作用作为本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决定和影响了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而了本区生态环境的变化.
An 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nd Driving Force in Medium Mountain Areas of the Qinling Mountains——A Case Study of Chang'an River Basin of Ningshan County

王继夏、孙虎、李俊霖、彭鸿

展开 >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陕两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710004

秦岭中山区 山地景观格局 驱动力 长安河流域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105152

2008

山地学报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山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5
ISSN:1008-2786
年,卷(期):2008.26(5)
  • 1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