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生产力及土壤变化特征

不同劈草时间毛竹林生产力及土壤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2008-09在福建洋口国有林场,应用野外取样调查及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未劈草(Ⅰ)、劈草10 a(Ⅱ)和劈草30 a(Ⅲ)的毛竹林生产力及土壤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劈草可以显著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但是随着劈草时间的延长毛竹林增产效果降低.三种林分生产力排列顺序为Ⅱ>Ⅲ>Ⅰ,分别为44 199.57±395.40、43 508.04±346.12和35 691.31±394.68 kg/(hm2*a).劈草时间不同,不同器官的生产力分配也不同,地下部分生产力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Ⅱ>Ⅲ>Ⅰ,分别为24.87%、24.72%和24.31%.劈草经营有降低毛竹林地上部分生产力,增加地下部分生产力的趋势.土壤综合性质随着劈草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三种林分平均得分的排列顺序为Ⅰ>Ⅲ>Ⅱ,分别为0.639 0、0.432 0和0.355 8.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roductivities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Plantations with Weeding Time

刘广路、范少辉、官凤英、杜满义、陈孝丑

展开 >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福州,350003

毛竹林 劈草时间 生产力 土壤变化特征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

2006BAD19B01042006BAD19B03022006BAD19B0103

2010

山地学报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山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5
ISSN:1008-2786
年,卷(期):2010.28(6)
  •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