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典型地形指标和地貌实体单元的四川省地貌形态自动分类及分区

基于典型地形指标和地貌实体单元的四川省地貌形态自动分类及分区

扫码查看
如何在保证基本地貌单元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基于DEM的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等多种地貌类型界线的自动、准确划定,一直是我国数字地貌研究的技术难题.四川省是我国地貌类型相对最全及地势最为复杂的省份之一,具有地形高差巨大、河流侵蚀切割强烈、山原丘陵广布等特点,开展四川地貌分类和分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河流相对侵蚀基准面,计算了四川省地形起伏度,提出了基于DEM的完整地貌实体单元的提取方法,采用起伏度、海拔高度和坡度等指标对四川省地貌形态类型进行自动划分和区划.结果表明:全省地形起伏度地域分布差异巨大,总体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纬度向的起伏度变化较经度向更为剧烈;全省平均起伏高度为560 m,最大4615 m,起伏高度200~2500 m的区域面积最大,约占全省面积的65%.地貌形态类型可分为13类,以山地为主,面积达33.02万km2,占全省的67.93%;高原次之,占12.21%;丘陵占11.44%;平原占6.09%;台地面积最小,仅占2.33%.本文分类方法和结果更符合传统地貌分类体系和原则,工作效率较人工勾绘有所提升,各级地貌区界线的划定更为精确,结果体现了全省地势和各种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成果可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Classific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Geomorphological Types Based on Typical Terrain Indicators and Landform Unit for Sichuan Province,China

曾超

展开 >

自然资源部 四川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成都 610041

自然资源部 应急测绘技术创新中心,成都 610041

地貌形态分类 地貌区划 地形起伏度 地貌实体单元 四川省

NODAOP2020020

2021

山地学报
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山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5
ISSN:1008-2786
年,卷(期):2021.39(4)
  • 10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