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扫码查看
鲁西南地区长期单一旋耕的耕作方式,造成土壤耕层变浅、土壤紧实、地力下降、土壤养分不均衡等,严重制约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索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蓄水能力、紧实度、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鲁西南地区土壤耕作方式的优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015—2017年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旋耕、秋深松30 cm+旋耕、秋深松35 cm+旋耕、秋深松40 cm+旋耕4个耕作处理,研究深松深度对土壤水分、紧实度、土壤养分等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耕作对土壤含水量、紧实度、养分、作物产量均有影响.与旋耕相比,深松增加0~40 cm土层土壤中水分含量,降低40~60 cm土层水分含量,降低土壤紧实度,且深松深度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小.深松改变氮、磷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和夏玉米均有增产效果,且深松深度越大,作物产量越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南地区深松40 cm最佳.
Effects of Subsoiling Depth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s of Plough Layer and Crop Yield in Southwest Shandong

刘国利、崔双双、孙泽强、杨光、孔晓民、韩成卫、刘盛林、石宁、王学君

展开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山东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 济南 250100

无棣县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无棣 251911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山东 济宁 272031

深松深度 土壤养分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产量 鲁西南地区

NSFC-山东联合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山东省大科学计划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U18062152017YFD200701201901032015031172017CXGC0301

2021

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学会,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科学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78
ISSN:1001-4942
年,卷(期):2021.53(2)
  • 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