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接受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接受内镜下胃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接受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430例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对患者进行 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情况。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的危险因素。对Hp感染患者ESD手术切除病变前行放大内镜评估并切除胃体、胃窦黏膜组织,采用平皿掺入法进行Hp菌株培养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获得的Hp菌株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结果 430例患者中,Hp感染318例,Hp感染率为73。95%。有家族史、组织分化程度为分化型、浸润深度为黏膜下癌、周围黏膜高度萎缩、有肠化、高度异型增生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高于无家族史、组织分化成为为未分化型、浸润深度为黏膜内癌、周围黏膜中低度萎缩、无肠化、低度异型增生患者(P均<0。05)。家族史、浸润深度、周围黏膜萎缩程度、有无肠化、有无异型增生是早期胃癌患者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取318例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组织进行培养,共分离出248株Hp菌株。药敏试验显示,248株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97。98%,克拉霉素耐药率57。67%,左氧氟沙星耐压率61。69%,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耐药率均为0。其中0。81%的菌株对6种抗生素均敏感,25%的菌株对单一抗生素耐药,30。24%的菌株对两种抗生素耐药,43。95%的菌株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Hp感染率较高,有家族史、深度浸润、周围黏膜重度萎缩及伴有肠化、异型增生是早期胃癌患者Hp感染的危险因素;早期胃癌患者感染的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高,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可作为根除治疗的首选药物。

付新宇、宋连强、贺涛、孙善明、朱玲玉

展开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细菌耐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山东省潍坊市卫生健康委项目

wfwsjk-2019-154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