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方法 267例既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44例、非再狭窄组12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基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法、Bootstarp内部验证法评价预测列线图的准确度、区分度及符合度。结果 高脂血症、血管钙化病变、血管迂曲病变、植入支架时间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896、20。711、9。856、1。244,95%CI分别为1。201~6。895、4。674~91。775、2。088~46。525、1。139~1。359,P均<0。05)。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为 Logit(P)=-2。988+1。063×(高脂血症,有=1,无=0)+3。031×(钙化,是=1,否=0)+2。288×(迂曲,是=1,否=0)+0。219×支架植入时长(年)。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 0。782~0。880),χ2=12。072,P=0。148,Bootstarp内部验证校准曲线与标准曲贴合良好。结论 存在高脂血症、血管钙化病变、血管迂曲病变及PCI术中、植入支架时间较长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成功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准确度、区分度及符合度均较好。

王佳旺、吴琼、刘莲莲、韩雪、董传政、于靖

展开 >

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北沧州 0610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