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接受结直肠癌(CRC)筛查的患者粪便样本中SDC2的甲基化(mSDC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患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均通过结肠镜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腺癌(CRC)明确诊断,病理区分为结直肠癌、进展型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炎症。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直肠肿瘤阳性预测值(PPV)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268例mSDC2阳性患者,其中确诊结直肠癌23例、进展型腺瘤42例、非腺瘤息肉20例、炎症18例,余下患者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60岁结直肠癌患者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PPV为7。04%(10/142),≥60岁者为30。23%(13/43);mSDC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PPV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mSDC2循环阈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68,P<0。05)。结直肠癌患者mSDC2的Ct值比进展型腺瘤、非腺瘤息肉、炎症病变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mSDC2中位数为34。58分为mSDC2高值12例与低值11例,不同mSDC2水平的结肠癌患者,其年龄、性别、临床分期、C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有助于癌前病变的筛查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

李蕊慧、朱华聪、李胜龙、欧阳平

展开 >

南方医科大学普外肛肠亚专科,广州 51040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肛肠亚专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科

结直肠癌 粪便 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 早期诊断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10)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