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甲状腺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PT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术前均被定义为cN0期。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321例PTC患者,共9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发现,年龄≤45岁(OR=2。057,P<0。05)、BRAF基因型(OR=3。060,P<0。05)、结节直径大(OR=4。340,P<0。05)、ACR TI-RADS评分高(OR=1。241,P<0。05)、结节内有钙化灶(OR=2。596,P<0。05)是发生隐匿性CLNM的危险因素,HDL-C高(OR=0。397,P<0。05)是保护因素。构建BRAF基因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加交互模型,发现BRAF基因与结节直径之间存在协同交互作用,而年龄、性别、超声表现等因素的变化对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 BRAF基因型、年龄、癌灶直径、ACR TI-RADS评分、HDL-C水平可用于预测cN0期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杨新蕾、韦效松、姜苏苏、景斐

展开 >

山东省立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济南 250021

甲状腺乳头状癌 隐匿性颈部淋巴结转移 BRAF基因突变 交互作用 主动监测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10)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