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依此构建其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选择接受剖宫产且术后发生肠梗阻产妇89例(肠梗阻组)、接受剖宫产但术后未发生肠梗阻产妇200例(非肠梗阻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前BMI、术前BMI、分娩孕周、急诊手术)、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低钾、胎膜早破、宫内感染)、术前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和手术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内肠管粘连)。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其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肠梗阻组年龄大于非肠梗阻组,急诊手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术后腹腔内肠管粘连比例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非肠梗阻组,手术时间长于非肠梗阻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手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术后腹腔内肠管粘连为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以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术后肠梗阻为因变量,建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方程:Y=-5。096 + 0。570×急诊手术 + 0。686×妊娠期糖尿病 + 1。222×妊娠期高血压 + 1。498×贫血 + 0。037×手术时间 + 0。004×术中出血量 + 0。768×术后腹腔内肠管粘连。经H-L检验,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95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62~0。934),最佳截断值为0。315,此时其预测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灵敏度为88。76%、特异度为76。00%、Youden指数为0。648。结论 急诊手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多、术后腹腔内肠管粘连为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对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预测价值较高。

杨茹、孙璐、李玲

展开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乌鲁木齐 830000

剖宫产 肠梗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2020D01C244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1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