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缺血性肠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研究进展

缺血性肠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缺血性肠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壁局部动脉供血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肠道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以缺血性结肠炎最为常见,其常见症状为腹痛和便血.缺血性肠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任何引起肠壁血供减少的因素或疾病都可能导致缺血性肠病发生.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应尽可能完善CT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可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缺血性肠病明确诊断后,应及时给予补充氧气和液体复苏治疗,以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如存在急性肠系膜缺血或肠缺血进一步加重,可引起肠道坏疽穿孔、腹膜炎、脓毒症等一系列致命后果,此时需考虑外科手术;而慢性肠系膜缺血则可采取外科手术或腔内治疗进行血运重建,如不及时干预则易进展为急性肠系膜缺血,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胡崇晖、姜泊、蒋绚、任渝棠、赵秀英、郭娇娇

展开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北京 102218

缺血性肠病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16)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