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中采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行PTCD,改良组术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引流,对照组术中用双管引流管引流。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90天抽取两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90天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7天改良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3。33%、86。36%,二者相比,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下降(F=90。872、62。765、36。552,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第90天血清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水平低(F=12。267、31。312,P均<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对照组患者QOL评分下降(F=24。039、62。765、36。552,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后第30、90天QOL评分高(F=8。128、12。934,P均<0。05);随时间延长,对照组患者QOL评分逐渐降低(F=4。615,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流管脱落发生率、引流管重置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 PTCD中用增孔单管引流法治疗Bismuth-Corlette分型Ⅱ、Ⅲ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郑宇、石宝琪

展开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介入诊疗科,呼和浩特 010017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单管引流术式 恶性梗阻 恶性梗阻性黄疸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