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浆置换单独与联合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比较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血浆置换单独与联合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比较

扫码查看
目的 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血浆置换(PE)单独与联合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确诊肝衰竭并接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DPMAS+PE组、DPMAS组及PE组各25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变化,计算4周有效率、12周生存率及终末期肝病模型3。0(MELD3。0)评分。结果 三组治疗后RBC、PLT、Hb、TBil、DBil、TBA、ALB、MELD3。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三组治疗后TBil、DBil、TBA、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PMAS、PE组相比,DPMAS+PE组治疗后TBil、DBil、TBA更低,DPMAS组与PE组治疗后TBil、DBil、T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PMAS+PE组、PE组相比,DPMAS组治疗后ALB更低,DPMAS+PE组与PE组治疗后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MAS+PE组、PE组治疗后PTA均高于治疗前,PT及INR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DPMAS+PE组比较,PE组治疗后PTA更高,PT及INR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PMAS组治疗后PTA低于治疗前(P<0。05),PT及INR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三组治疗后PT、INR、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两两对比,治疗后PT、INR、P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治疗后4周有效率DPMAS+PE组更高,MELD 3。0评分DPMAS+PE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12周无肝移植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PMAS+PE、DPMAS、PE均可改善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但DPMAS+PE更具优势,短期疗效及预后更好;三种模式对肝衰竭患者长期疗效的改善作用相当,DPMAS+PE和PE均可改善肝衰竭患者凝血功能,但PE更具优势。

吕欣原、刘莉华、马胜银、黄启功、谭娟、高军、宫峰

展开 >

蚌埠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安徽蚌埠 233000

蚌埠医科大学附属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肾内科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感染科

肝衰竭 非生物型人工肝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SZSKJJZC049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2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