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羟考酮静注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羟考酮静注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羟考酮静注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前10 min静注羟考酮0。1 mg/kg,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行右侧TAP阻滞,手术结束前15 min再次静注羟考酮0。1 mg/kg;对照组麻醉前10 min静注等量生理盐水,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右侧TAP阻滞并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芬太尼1 µg/k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两组不同时点[入室麻醉前(T0)、术后5 min(T3)、术后6 h(T4)]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FLACC评分、Ramsay评分、躁动评分,记录不同时点[T0、气管插管即刻(T1)、拔管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3时点外周血E水平升高和NE、Cor水平降低,T4时点外周血E、NE、Cor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T0时点比较,两组T3和T4时点外周血E、NE、Cor水平升高(P均<0。05);与同组T3时点比较,两组T4时点外周血E、NE、Cor水平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拔管时间短,FLACC评分和躁动评分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时点MAP和HR降低(P均<0。05);与同组T0时点比较,两组T1时点和T2时点MAP、HR升高(P均<0。05);与同组T2时点比较,观察组T1时点MAP降低和HR升高,对照组T1时点MAP和HR升高(P均<0。05)。结论 羟考酮静注联合TAP阻滞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能较好的抑制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躁动发生,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应激反应明显降低,术后苏醒迅速,镇痛满意,不良反应减少。

白洁、李喆、镇路明、孟丽华、吴刚

展开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04

羟考酮 腹横肌平面阻滞 阑尾切除术 应激反应 镇痛 躁动 血流动力学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2022-SF395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