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KLF5、DCLK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KLF5、DCLK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Krüppel样因子5(KLF5)、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1(DCLK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NSCLC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2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KLF5、DCLK1。分析血清KLF5、DCLK1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SCLC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3年,统计生存和死亡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KLF5、DCLK1水平对NSCL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KLF5、DCL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KLF5、DCLK1水平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最大径及病理类型无关(P均>0。05)。随访3年,120例NSCLC患者存活86例、死亡34例,3年总生存率为71。67%(86/120)。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血清KLF5、DCLK1水平升高是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LF5、DCLK1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NSCL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878、0。952,血清KLF5、DCLK1水平联合预测NSCLC患者死亡的AUC高于二者单独(P均<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KLF5、DCLK1水平升高,并且二者水平升高为NSCL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KLF5、DCLK1水平对NSCLC患者死亡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李素洁、常乾、张绣姜、张艳、李伟

展开 >

邢台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北邢台 054000

非小细胞肺癌 Krüppel样因子5 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激酶1

邢台市重点研发计划自筹项目

2020ZC259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