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的EVs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的EVs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宫腔粘连(IUA)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和难治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月经量减少、闭经、继发性不孕或反复流产的主要原因。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是目前临床治疗IUA的首选方法,但因其对子宫内膜的创伤性操作,术后会引起宫腔再粘连。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并且组织相容性高、免疫调节能力强和致瘤性低,已广泛用于治疗IUA。但MSCs存在动员效率低、归巢困难和移植细胞排斥等问题。MSCs衍生的细胞外囊泡(EVs)是MSCs发挥旁分泌效应的一种重要形式,可向其靶细胞传递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等活性物质,不仅具有与其来源细胞相似的功能,而且其稳定性更高、免疫原性更低。MSCs衍生的EVs可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抑制子宫内膜纤维化、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调节子宫内膜基质重塑等,促进IUA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因此,利用MSCs衍生的EVs治疗IUA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替代策略,但目前对MSCs衍生的EVs成分及治疗IUA机制尚不明确并且缺乏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分离纯化技术,其治疗IUA仅在动物或细胞模型中进行。因此,尚需进一步阐明MSCs衍生的EVs主要成分和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肖煜璇、于明明、肖雁冰、王乾兴

展开 >

遵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99

遵义市播州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

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展开 >

宫腔粘连 细胞外囊泡 间充质干细胞 治疗

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遵义医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课题

遵市科合HZ字2020281号ZYK169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