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完成即刻静注5、10 mg地塞米松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反跳痛发生情况对比观察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完成即刻静注5、10 mg地塞米松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反跳痛发生情况对比观察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完成即刻静脉注射5、10 mg地塞米松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反跳痛发生情况,为地塞米松更优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16例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1组、D2组、C组,分别为39、39、38例。患者入室后均使用0。3%罗哌卡因30 mL完成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D1组在完成阻滞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D2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比较三组神经阻滞后24 h内反跳痛的发生率、反跳痛发生时间、反跳痛持续时间和最严重疼痛强度[疼痛数字评分(NRS)],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术前及术后8、12、24、48 h静息时NRS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自控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D2组反跳痛发生率低、反跳痛发生时间延迟(P均<0。05)。D1组、D2组反跳痛发生率、发生时间比较,P均>0。05。三组反跳痛持续时间和最严重疼痛强度比较,P均>0。05。与C组相比,D1组、D2组神经阻滞作用持续时间均延长,且术后24 h的NRS评分低,补救性镇痛概率低(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率比较,P均>0。05。结论 5 mg和10 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反跳痛均有预防作用,可减少神经阻滞后反跳痛发生、延缓反跳痛的发生时间、降低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临床推荐地塞米松应用剂量为5 mg。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汝梦、冯昌、付佳
展开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济南 250000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反跳痛
臂丛神经阻滞
骨科手术
上肢骨折
出版年:
2024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24.27.018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
1.225
ISSN:
1002-266X
年,卷(期):
2024.
6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