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观察

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患者111例,随机分为针灸组、清肝理肺汤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7例。三组均给予甲泼尼龙、巴曲酶等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清肝理肺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价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细胞比容(HCT)]以及内耳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直径,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针灸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清肝理肺汤组分别为3、11、14、9例及75。68%;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16、10、3例及91。89%;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清肝理肺汤组(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RP、血清IL-6、血清TNF-α及PV、HCT均降低,EDI及内听动脉直径均升高,以联合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直径均升高(P均<0。05),三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 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耳微循环有关。

田立俊、董文荣、马丽霞、张滋、周顺、赵昱

展开 >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中医科,石家庄 050011

突发性耳聋 平坦下降型 清肝理肺汤 针灸疗法 微循环 炎症因子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