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起始剂量10、20、40 ppm的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起始剂量10、20、40 ppm的一氧化氮吸入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 对比观察起始剂量10、20、40 ppm的一氧化氮吸入(iNO)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42例PPHN患儿按照iNO起始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4例,低剂量组iNO起始剂量10 ppm,iNO 0。5~1。0 h后经皮氧饱和度(TcSO2)上升≥20%或需吸入氧浓度下降≥20%,iNO剂量不变;否则增加到20 ppm,再继续治疗0。5~1。0 h,如改善仍未达到上述标准,再增加到40 ppm,至总时间2。0 h;中剂量组iNO起始剂量20 ppm,iNO 0。5~1。0 h后TcSO2上升≥20%或需吸入氧浓度下降≥20%,iNO剂量不变,否则增加到40 ppm,至总时间2。0 h,若仍无效,则停用iNO;高剂量组iNO起始剂量40 ppm,剂量一直保持不变,至总时间2。0 h。比较各组不同时点氧合指数(OI)、肺动脉压(PAP)、血压、iNO不同剂量例数及TcS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1 h完全显效、1 h较0 h需增加iNO、2 h完全显效、2 h较1 h需继续增加iNO例数和iNO后2 h NO2、治愈比率。结果 开始iNO后,高剂量组TcSO2开始上升时间低于中、低剂量组(P均<0。05)。iNO后1 h,高、中剂量组完全显效率均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中、低剂量组OI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低剂量组较高剂量组有更多的病例需增加剂量(P<0。05)。iNO后2 h,低剂量组仍需继续增加剂量的病例高于中剂量组(P<0。05)。iNO后2 h,高、中、低剂量组OI和PAP均较基线显著下降(P均<0。05)。高剂量组呼出气中NO2浓度高于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均<0。05)。未发现肺出血和严重脑室内出血。结论 相较于10 ppm,起始剂量20 ppm的iNO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PPHN患儿,更能迅速起效,同时也是相对安全的。当20 ppm的iNO不能迅速显效时,可及时增加到40 ppm。

邓攀攀、王模奎、杨介梅、宗小敏、唐磊、梁萍

展开 >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 63700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新生儿科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一氧化氮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疾病

2024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山东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225
ISSN:1002-266X
年,卷(期):2024.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