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廓线雷达及自动站资料,对2018年7月16日出现在山西的一次弱垂直风切变环境下产生的大范围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强对流潜势及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高空槽东移和副高东退南落过程中,由低层切变线、干线、地面辐合线和地形作用共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副高外围的西南急流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结构与冷、暖平流相互叠置造成的温度差动平流提供了强对流发生发展所需的能量条件;上升运动的出现和维持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增强.地面自动站极大风场中尺度辐合系统的建立、维持和发展对短时强降水的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低空风切变指数在强降水开始和结束后均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低空急流的脉动及其向地面扩展的程度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