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隐丹参酮调节AMPK/Nrf2信号通路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

隐丹参酮调节AMPK/Nrf2信号通路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rf2)信号通路治疗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用机制.方法:60 只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12 只和造模组 48 只.造模组连续给予 8 周高脂饲料+红糖水构建 NAFLD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隐丹参酮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 12只.治疗 4 周后,检测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小鼠肝脏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油红 O 和 HE 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采用 Western blot 检测肝脏组织 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Nrf2 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和血清 TG、TC 水平,血清 AST、ALT 和 MDA 水平明显升高,血清SOD、GSH 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隐丹参酮组小鼠血清和肝脏 TG、TC 水平,血清AST、ALT、MDA水平明显降低,血清 SOD、GSH 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HE染色和油红 O 染色显示,正常组小鼠肝脏切片光滑;模型组小鼠有大量脂肪颗粒聚集;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隐丹参酮组小鼠脂滴数量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隐丹参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 Nrf2、p-AMPK 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隐丹参酮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小鼠 AMPK 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能通过调节AMPK/Nrf2 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脂质蓄积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Mechanism of cryptotanshinone regulates AMPK/Nrf2 signaling pathway to trea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ouse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Cryptotanshinone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MouseOxidative damage

赵梦溪、罗斌、吕建瑞、王宁

展开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隐丹参酮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小鼠 氧化损伤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S2022-YF-YBSF-0504

2023

陕西中医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

陕西中医

CSTPCD
影响因子:1.101
ISSN:1000-7369
年,卷(期):2023.44(8)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