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蒙元时期"通事""译史"渊源考

蒙元时期"通事""译史"渊源考

扫码查看
蒙元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管理、制定典章、发布政令,帝国统治者们在政府机要及民间机构中均设置兼通多语的翻译官——"通事"(职司口译)和"译史"(职司笔译),来保障畅通的语言交流和高效的信息沟通.由此,"通事"和"译史"作为加强集权统治的辅助手段,有助于连接和统一蒙元大帝国."通事"和"译史"在我国翻译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有效了解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参与文化交流的渠道.本文基于蒙元史料,对蒙元时期的"通事"和"译史"进行描述性研究,从而进行形式化表征,以期系统性捕获蒙元时期翻译人员的产生机制和来源,最终为研究蒙元时期的翻译活动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现实参照.

王继军、杨晶晶、田园

展开 >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雪兰莪州莎阿南40450

内蒙古四子王旗教研室,内蒙古四子王旗 011800

蒙元时期 通事 译史 产生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JGCG2022007

2024

上海翻译
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

上海翻译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73
ISSN:1672-9358
年,卷(期):2024.(3)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