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典籍的核心概念具有重要的军事理论价值,在翻译后并不局限于西方汉学界,而是为西方军事学界所关注和应用,融入其军事理论构建和实战指导中.本文以《孙子兵法》中的"奇正"概念为例,追溯其通过翻译和诠释进入英美军事学界的轨迹.研究发现,"奇正"通过翟林奈译本中汉学式的诠释进入英语世界后,英国战略理论家哈特将其与"间接路线"战略理论相比附,引入西方战略理论世界.之后,格里菲斯在其译本中结合实际战术进行诠释,更接近"奇正"的本义.而美国战略理论家博伊德在前人诠释的基础上,掌握了"奇正"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结合现代战争元素进行了战术、战役、战略层面的实战性诠释,在其"机动战"理论中实现了概念的核心要义再现."奇正"这一概念正是通过接力棒式的翻译、诠释、应用,实现了内核意义的有效吸收,被接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真理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