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格局及空间分异机理

扫码查看
通过对中国30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了再测算,围绕其时空格局特点与空间分异机理展开探讨,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整体呈"东高西低"特征且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其中以北京为代表的12个地区处于最佳前沿面,余下18个地区则存在较大提高空间.2007年以来,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即存在增强且趋于稳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高—高集聚区与低—低集聚区包含的省份数量之和已占到省级行政区总数的73.33%,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亦存在明显的局部空间聚类现象.城镇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集聚和财政支农力度是影响农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且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增强关系.具体到不同区域,东部地区的主导因子为财政支农力度,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分别受农业发展水平、环境规制的影响更大.

田云、张蕙杰

展开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效率 时空格局 空间分异 驱动因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7190319723BGL189

2024

社会科学辑刊
辽宁社会科学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78
ISSN:1001-6198
年,卷(期):2024.(2)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