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关系判别及空间类型研究

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耦合关系判别及空间类型研究

Identification of non-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扫码查看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快速城市化的沿海工业大省山东省为例,通过非协调性耦合模型对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及其非协调耦合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GIS测度其空间分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资源利用水平较低.(2)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性持续下降,由磨合非协调耦合阶段向拮抗非协调耦合阶段转变.(3)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非协调性耦合度呈鲁东、鲁中地区优于鲁西地区的空间格局.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发展阶段、区域技术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环境规制效率、区际关系结构是影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状态,对指导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任梅、程钰、任建兰

展开 >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

城市化 生态环境 非协调性耦合 空间类型 山东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27155341371170

2016

世界地理研究
中国地理学会

世界地理研究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32
ISSN:1004-9479
年,卷(期):2016.25(5)
  • 16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