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危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为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可归为中医"痞满""关格""便秘"等病的范畴.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缺乏统一的认识,临床疗效亦不甚理想.大量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疗法,但目前国内外却罕有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为进一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现特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和Pubmed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穴位埋线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免疫细胞、胃肠平滑肌及间质细胞、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微循环等途径产生抗炎、神经修复、免疫修复、强化肌肉、促胃肠蠕动、修复胃肠黏膜及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作用.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为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有效的补充疗法,针药结合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科学研究价值.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and Clinical Value of Acupoint Catgut Implant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张伟健、梁艺钟、张维晴、姜小艳、陈新博、黄彦子、李勉力、李海文、李京伟、郭绍举

展开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33

深圳市中医院消化科,深圳,518033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深圳,518109

胃肠功能障碍 穴位埋线 作用机制 细胞因子 神经递质 免疫功能 胃肠激素 胃肠道微循环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7A030310601JCYJ20160428175010774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5)
  • 8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