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枸杞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枸杞子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枸杞子干预视网膜色素变性(RP)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方剂治疗RP临床疗效的文献,记录其方剂中使用的中药名称及使用频数.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枸杞子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的化合物作为候选药效成分,根据TCMSP的"Related Targets"对枸杞子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预测,采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通过DrugBank、DisGeNET数据库查找RP相关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通过韦恩图将枸杞子活性成分靶点与RP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枸杞子有效活性成分治疗RP的关键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筛选出了62个中药方剂,共记录中药97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枸杞子,共42次.得到枸杞子有对应靶点的活性成分29个,预测作用靶点188个,RP相关基因244个,枸杞子治疗RP的关键靶点12个,靶点参与的功能主要有基因表达的调控、细胞增殖、RNA转录调控、血管生成、缺氧等,主要的作用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结论:枸杞子可能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调节视神经细胞凋亡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保护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RP的目的.
Study on Mechanism of Intervention of Lycii Fructus in Retinitis Pigmentos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欧晨、宋厚盼、杨毅敬、周亚莎、彭清华

展开 >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

枸杞子 视网膜色素变性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中药 靶点 基因 信号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防治五官科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8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

818041502017TP1018CX201905862018CX40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8)
  • 1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