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扩充,后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得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结果:在TSMSP数据库与BATMAN-TCM数据库中共提取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350个.在疾病基因数据库中得到与颈性眩晕相关的已知靶点253个.2组靶点映射后得到定眩汤作用于颈性眩晕的直接靶点21个,经STRING数据库扩充后得到199个直接和间接靶点.在Cytoscape中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99个关键节点,GO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节点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细胞成分主要包括核染色质、细胞外空间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DNA结合等.涉及的信号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研究初步探讨了定眩汤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现其主要作用可能是影响骨平衡、调节骨代谢、促进血管的修复、调控相关炎症反应.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Dingxu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武越、银河、陈琳、张威、周猷、魏戌、李晋玉、朱立国

展开 >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中医正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展开 >

定眩汤 颈性眩晕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生物学过程 骨代谢 血管修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

JD2X2012122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10)
  • 5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