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苦参-地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

苦参-地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的网络药理学

扫码查看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苦参-地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数据库检索苦参-地榆药对的化学成分和靶基因,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药对的潜在有效成分,并通过TCMSP预测药对的潜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寻找到潜在靶点相对应的人类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靶点,与药对的潜在靶点相映射,绘制韦恩图,将映射找到的有效成分的靶基因导入Cytoscape3.7.2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选出核心靶标,最后将苦参-地榆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苦参-地榆药对27个有效成分和74个有效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90个生物过程,主要与DNA结合和蛋白质或辅助因子结合等相关;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115条通路,主要包括PI3 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结论:苦参-地榆药对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协同发挥治疗UC.
Evaluation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Potential Targets of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Radix Sanguisorbae in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a Network Pharmacology Approach

王迪、刘路路、史学文

展开 >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4

网络药理学 苦参 地榆 溃疡性结肠炎 作用机制 成分 靶点 通路

2019-0187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16)
  • 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