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五苓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潜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五苓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潜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五苓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五苓散活性成分,使用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PubChem)数据库、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SIB)数据库进行靶点排查.根据GeneCards数据库得到疾病相关靶点.并利用Omicshare平台将药物及疾病靶点进行匹配.采用String Version 10.5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Omicshare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Version3.8.0对药物-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五苓散活性成分532个,治疗靶点112个,五苓散治疗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啤酒甾醇(Cerevi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泽泻醇(Alisol B)等;治疗疾病的核心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Toll-like Receptor(TLR)、T Cell Receptor(TCR)等,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凋亡过程、磷酸盐代谢过程等.结论:本研究以网络药理学方式探究了五苓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推断五苓散主要通过调节TLR/NF-κB、T Cell Receptor等信号通路,抑制TNF-α、IL-6等相关炎症介质活性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竭.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Mechanism of Wuling Powder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熊致立、周珊珊、巴元明

展开 >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

五苓散 网络药理学 慢性肾衰竭 靶点 作用机制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项目

国中医药人教发 201729号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19)
  •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