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缓衰方对慢性肾脏病心肾保护作用的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缓衰方对慢性肾脏病心肾保护作用的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缓衰方对慢性肾脏病(CKD)心肾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缓衰方中5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并获得相应的预测靶点;通过GEO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与CKD和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的靶点,并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作为缓衰方对CKD患者心肾保护作用的关键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通过拓扑分析得到缓衰方对CKD患者心肾保护作用的核心靶点,基于autodock软件对缓衰方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作分子对接,分析成分和靶点的结合能力.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缓衰方有效活性成分105种,预测靶点135个,得到CKD疾病相关靶点1436个,CVD疾病相关靶点744个.共得到缓衰方对CKD心肾保护作用的关键靶点53个,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18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缓衰方的11个活性成分和10个核心靶点平均最低结合能为-6.58 kcal/mol,其中豆甾醇、槲皮素与PTGS2靶点蛋白结合能最高.共得到对氧含量的反应、细胞对药物的反应、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等1275个GO富集结果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等76条KEGG信号通路.结论:缓衰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途径实现对CKD的心肾保护作用.
Mechanism of Cardiorenal Protection of Huan Shuai Formula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刘童童、王宇阳、王倩、冒慧敏、占永立

展开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网络药理学 缓衰方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活性成分 靶点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类)培养项目

ZZ13-YQ-031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20)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