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山慈菇-浙贝母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山慈菇-浙贝母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慈菇-浙贝母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山慈菇、浙贝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选择对应的药物作用蛋白质名称对应基因名,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同时检索疾病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乳腺癌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构建"活性成分与乳腺癌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PPI网络节点进行筛选,得出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研究从山慈菇-浙贝母药对中筛选获得10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β-谷固醇,豆甾醇,2-甲氧基-9,10-二氢菲-4,5-二醇,哲贝瑞醇等,作用于FUS和RPL24等71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共鉴定出31个条目,包括细胞组分3项、分子功能8项、生物学过程20项.此外,KEGG富集通路分析共确定了14条富集通路.结论:山慈菇-浙贝母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癌症途径、调控信号通路途径、调控介导细胞成熟和改变细胞周期等多个方面发挥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Study on Mechanisms of Drug Pair of Edible Tulip-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o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杨卜瑞、贺小芳、师晶晶、张铃枝、陈晓静、李廷荃、杨丽芳

展开 >

山西中医药大学,太原,03002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太原,030024

网络药理学 山慈菇 浙贝母 药对 乳腺癌 肿瘤 作用机制 靶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萧氏脾胃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81874474201803D312032020PY-LP-08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21)
  • 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