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浮针治疗疼痛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浮针治疗疼痛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客观评价浮针疗法治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时间为1996—2019年;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要求观察组全部以浮针疗法或以浮针为主要疗法,而对照组采用其他疗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合并病例2397例.异质性评价:异质性数值检验(χ2=8.97,P=1.00,I2=0%<50%)确定为无异质性或小.漏斗图形左右对称性良好,说明本研究偏倚风险不大.Meta分析结果:浮针或联合其他疗法对疼痛的疗效优于其他疗法,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55,95%CI为3.38~6.14,Z=9.93,P<0.00001).浮针或以浮针为主要疗法分别与对照组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比较,浮针临床疗效分别优于常规针刺、药物治疗.结论:浮针治疗疼痛具备相对优势,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同时浮针疗法具有潜在优势,需要更多随机对照研究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Systematic Evaluation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Treatment of Pain by Fu's Subcutaneous Needling

李媛媛、臧运华、施萌婧、肖斌斌

展开 >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00

山东省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266000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株洲,412000

浮针 疼痛 治疗 安全性 疗效 系统评价 检索 Meta分析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

2017136

2021

世界中医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世界中医药

CSTPCDCHSSCD
影响因子:1.266
ISSN:1673-7202
年,卷(期):2021.16(21)
  • 8
  • 54